今年農曆年後,我把跑公司跑步機的習慣,改成晚上到交大慢跑。從3000公尺的距離慢慢增加。慢慢地跑到6公里、8公里、10公里,一直到11月底最長距離是11公里。不過我只是一味地把距離拉長,並沒有仔細研究長跑訓練要如何進行才是有效的。一直到兩週前在網路上看了一個晚上的資訊才曉得一件事:"平常可以連續跑10公里的話,半馬應該就跑得完,只是後半段要燃燒一下小宇宙",事後證明這句話是正確的!



事情一直順利地進行,跑過了圓山飯店和忠烈祠等地標,漸漸地也跑過了10公里,而且居然是以和平常跑步差不多的速度跑完,再來過了12、13公里,心裡竊喜這已經比以往練習都還要遠了,但這時身體各種不適感也愈來愈明顯,同時右腳底內側開始每一步的踩地都會有刺痛感,原本心裡想是鞋墊突起壓迫到腳底了,後來才知道是長水泡。到達14公里時就覺得小腿肌肉緊繃程度有點超過了,沒想到在進入15公里前居然要上高架橋,讓我忽然間有點腿軟,不過這邊我還是硬撐著跑上去,但在高架橋上的一大段路就是大爆炸的狀態!
在小腿受不了又看不到橋的盡頭的情況下,最後我還是停下來用走的了。只能說真的不能走啊,一停止跑步後身體的疲倦感會襲捲而上,之後再跑起來也很難回到先前的狀況。於是最後這約6公里的距離我就是跑一段走一段完程的,過程中還一度覺得怎麼見不到補給站,感覺都快彈盡援絕了,還好總算來了一站除了水還有蘇打餅和葡萄乾的,由衷地覺得那葡萄乾真是美味!XD 進入最後一公里時自己感覺應是能跑進2:30以內,並不是很拼命跑最後一段,實際上是要拼也拼不起來了,心裡只一直想著快跑完了!快跑完了!最後衝過終點的紅地毯時心裡真是超爽的!
檢討起來,這次其實練習並不夠,還不足以讓我行有餘力地跑完,以致於最後吃了不少苦頭。不過往後還多的是機會,好好練一下,應該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。